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自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交通运输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千方百计保障重点运输。交通运输系统按照交通运输部部署,组织行业各条战线全面开展防控工作,重点督导市县交通运输部门、运输场站和企业健全完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防控责任落实到位;主动配合卫生、公安等部门启动客运站和重要路口体温检测工作,依法对检测体温异常的旅客做好登记和报告,采取有效隔离和防控措施,严格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过道路运输途径传播,“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
在安徽,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勇于担当主动请战。连日来,六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到一线参加战“疫”,32名交通执法人员24小时轮班连续作战。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工作十分繁琐,但一想到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安全,他们丝毫不敢马虎、不敢懈怠。滁州市交通执法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全员上阵,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车辆过往最稠密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滁州市国省干线、农村公路、高速公路收费口共设立了90个卫生检疫站,交通执法人员整装上岗,和公安、卫健部门同志并肩作战进行疫情防控。截至1月30日8时,滁州共投入交通执法人员893名、执法车辆142辆,共检查车辆135041辆次,检查人员209090人次。
在山东,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已与平安集团联合开展“疫情防控交通一体化系统”应用试点。在济青高速公路南线章丘服务区安装调试,培训完毕后开展应用试点。该系统可在交通枢纽、重要交通防控场所快速精准检测异温人员,取代传统体温测量方式,实现无感、无接触、高精度体温检测,快速筛选识别高温人员,并将相关信息同步推送至现场执勤工作人员与后端监控中心,实现联网在线异常预警,有效提升通行效率、降低防控成本、避免人员交叉感染。若条件具备,可在后端基于“AI+”大数据分析、深度研判、人脸识别等技术,支撑异常温度重点人员行动轨迹回溯、密切接触人员追踪等需求,为下一步开展疫情针对性防控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山东还完成了潍坊高铁站现场调研,制定工作方案,一旦条件成熟,即可安装。该设备可提高现场人员体温测量效率,大大降低人员滞留导致的感染风险,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减少一线人员密切接触危险。
在吉林,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高集团)党委强化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疫情防控,确保做到“一断三不断”,为坚决打赢高速公路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生命之盾。吉高集团早在1月20日就已采取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播放疫情防控语音等形式,向广大旅客及员工宣传防疫知识。目前,服务区开展宿舍、洗手间、餐厅、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换气消毒工作,日均消毒超过四次,重点区域反复消毒。设立疫区籍专用车位和感染怀疑对象隔离区,对疫区旅客加强现场隔离管控和情况上报。同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调派公安、医护人员进驻服务区开展防疫工作。吉高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还成立由全体党员组成的9个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督导小组,绝不让服务区成为疫情防控的盲区。
在黑龙江,全省5条省际高速公路、26条本省通往外省普通国省道、187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均设立了公安检查站,对车内乘客全面开展体温检测、防疫筛查。收费站联合地方防疫部门、公安特警及高速交警有序地进行检测,收费站出口均设立了防疫服务点,并为过往车辆喷洒消毒液和测量体温等工作。分类指导城市交通工作,督导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运营的 “日消毒”等工作。同时,重点安排了交通内部人员的防控措施。
在贵州,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陆续设置检验检疫点、隔离休息室。截至1月30日24时,贵州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投入一线职工5756人,已设置468个检验检疫点,省界收费站设置21个检验检疫点当日站区喷洒消毒811次,检测车辆36.03万辆,检测旅客体温84.23万人次;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投入一线职工4162人,已设置175个检验检疫点,201个隔离观察休息室,当日站区喷洒消毒415次,检测旅客体温14152人次;全省国省干线投入一线职工1364人,设置245个检验检疫点,当日环境消毒405次,检测旅客体温66566人次,消毒车辆1820辆。
在宁夏,全区交通运输行业与地方各级政府一道,严把“两口”(高速公路省界入口和城市出口),管好“两区”(汽车站候车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疏导“两车”(客车和防控物资运输车辆),有力有序做好交通运输疫情及保通保畅保运各项工作。截至1月29日,全区在34个汽车客运站设置查验站,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道路设置195处查验站,检测旅客151万人次,移交73名旅客,劝返拉运活禽车辆44辆。对所有的道路客运站场和客运车辆进行清洁消毒,累计安排随时调用的应急车辆2272辆次,累计对5255条车道进行消毒作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