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 张彦 : 我刚刚看您一直对着这面镜子在反复练习动作,为什么要反复练习这个动作呢?
武警部队方队领队 赵东方: 因为我们方队领队的动作标准要求非常高,我们在实施分列式动作时要摆头向右45度,抬头向前上方注视观礼台的首长,右手敬礼。
央视记者 张彦 : 那这个动作的难度在什么地方?
武警部队方队领队 赵东方: 它的难度主要在不能摆头向前看,但是方向必须非常正,不能低头看地,但是步幅必须非常准,同时口令要下的非常及时、准确,以上三点缺一不可,有一点做不到,整个方队就不能走齐,就走不出威武雄壮地气势。
武警部队方队领队 张卫国: 当前国庆阅兵日益临近,方队受阅官兵蓄势待发,我们决心一鼓作气、再接再砺,以一流的标准、过硬的素质、高昂的斗志、万全地准备,接受习主席和全国人们的检阅,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礼。
这本阅兵日记的主人叫孔亮,他是第二次参加阅兵了,2015年“9?3”阅兵集中训练阶段,由于伤病导致中途退出,在他的日记里记录着自己当年的遗憾。
武警部队方队队员 孔亮: 我因为一个手术不得不离开武警部队方队,当时成了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9.3阅兵当天,我有幸成为现场安保的一名哨兵,那天我站在长安街上,背对着马路,我通过橱窗玻璃的反光,看到我曾经的战友们正步踢过天安门,当时那天我流泪了。
能参加阅兵,对于孔亮来说是一生的荣耀,也是孔亮的梦想。带着这份遗憾和梦想,他卯足了劲,就为了能够再次站在阅兵场上。
武警部队方队队员 孔亮: 阅兵的梦想一直在我心间,从未忘记,这五年我等待了五年,奋斗了五年,一直在等待阅兵的机会。习主席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不想在以后回忆起这段青春,因为自己没有努力奋斗,而后悔不已。
终于机会留给了有准备的人,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过硬的军事素质让孔亮经过层层遴选,最终走上了阅兵场。
武警部队方队队员 孔亮: 为了心中那份初心和梦想,不论吃多大的苦,流多少汗,我也一定要坚持到底。
一天的训练结束了,倒计时的牌子上又少了一天,随着阅兵那一天的临近,受阅官兵心情越发激动,他们都在憧憬着阅兵的那一天。
央视记者 张彦: 如今受阅官兵们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将把自己最好的军事动作和属于我们中国军人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示出来,带着他们的梦想和荣耀走向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5分50秒以及在最后,记者出镜画面比例不对,看能不能改,不能改就掐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标签:
责任编辑:张薇
相关新闻
“地震男孩”程强:“接受检阅,我已经准备好了”“地震男孩”程强:“接受检阅,我已经准备好了” 2008年8月2日,当空降兵部队的救灾车队缓缓驶离汶川地震灾区,12岁的程强举起了“长大我当空降兵”标语——这一幕成为当年灾区群众送别人民子弟兵的经典画面。 2019年金秋,已是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的程强在阅兵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将和战友们阔步走过天安门,以昂扬的姿态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地震...
为了走好天安门前的96米 她踢坏4双皮靴磨坏7副铁掌为了走好天安门前的 96米,128步,66秒 重庆妹儿杨菁7个月 踢坏4双皮靴磨坏7副铁掌 杨菁在阅兵村训练场上(机场跑道) 杨菁 时间 2009年10月1日 见证者 杨菁,35岁,重庆渝中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三军女兵方队队员。 2009年10月1日,庆祝中...
国庆阅兵,我们准备好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