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亏损换流量,瑞幸和趣头条谁更疯狂?
发布时间:2020-03-02来源: 编辑:
“阳谋”出在“羊”身上
钱治亚和谭思亮都是做过大生意的人,在这两项魔幻事业之前,钱治亚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谭思亮是一个资金雄厚的创业者。
不同的是,瑞幸还拥有一个背后的男人陆正耀,瑞幸咖啡董事长,持有瑞幸30.53%,创始人钱治亚持股19.68%;而谭思亮是趣头条最大股东,占股37.5%。
相同的是,两班人马都想玩场大戏。谭思亮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一个可以做的事情时,“第一我会很好奇,我想知道能不能做成;第二,我有兴趣把它做得更大一点。”他不想做今日头条的复制版,而是想把趣头条打造成一个与用户紧密互动的内容娱乐平台——这不是一家独大的巨无霸,因为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线上娱乐不会像社交平台那样有足够大的网络效应,而是分散在各个小巨头中,趣头条只是要做其中一家而已。
但即使这样,这也不是一个小目标。趣头条当前已是一家日活4000万的平台,而根据此前趣头条CFO在东兴证券中概股会议上所描述的,趣头条希望2020年或2021年实现1亿日活,未来想占有互联网用户10%的时长。这意味着,如果整个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成十份,趣头条就要成为吃掉其中一份的公司,这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细分行业的小巨头之梦吧!
钱治亚说要做一个比出行更简单的事业——卖咖啡,但她想卖给全部的国民。
钱治亚要做一个全民都能喝上现磨咖啡的国民品牌,她说就在2019年,瑞幸开办的门店将达到4500家,全面超越星巴克。瑞幸要用一年多时间走完星巴克在中国20年的里程。
还不仅仅如此。2019年5月,她再次发布了新的目标,2021年将实现10000家的门店。如果这是真的,世界第一大咖啡品牌将诞生在中国,而且只用了3年时间。
在补贴模式和巨额资本的推动下,瑞幸和趣头条都如同安装了飞机引擎的汽车,被质疑为“资本的游戏”,不断有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议,当这些咖啡折扣券没有了,金币也烧光了,它们都将现出原形。
钱治亚解释,一杯咖啡定价24元,即使没有补贴,瑞幸仍比星巴克便宜。这笔帐只有钱治亚能算出来,星巴克一杯咖啡卖32或35元,但成本就需要22或24元;而瑞幸能将成本做到14元,因为其中除去4到5元的原材料成本外,其余就是人力、门店运营、租金、装修等成本。不同于星巴克,瑞幸不用找黄金店面,而且店铺面积小,还不需要收银员,供应商、仓库、门店线上全自动完成供应物流配送,全方位省省省。
而在谭思亮盘子里,新的视频、直播、游戏等内容项目被植入,每一个项目插件都具备单独盈利的能力,未来的趣头条打算做成一个以用户关系为连接的内容娱乐大转盘,每个子转盘各自转动,带动大盘造血。
趣头条的所有项目也都是数据管控,从用户的日活、月活增长,到单个客户收入贡献值,再到回本周期,盈利能力,据媒体报道,谭思亮就像一个机械工程师,在后台监控所有数据,插入加速潜力项目,拿掉不合格项目。他曾总结运行规则:第一,要做就做大的,最好日活过亿的大市场;第二,要有创新,玩法绝对不一样;第三小规模验证,一旦收益回正,迅速放量,高速奔跑。
2019年7月,瑞幸咖啡开发了茶饮“小鹿茶”,阳光健康的新秀男星刘昊然代言。在瑞幸咖啡门店里,多样轻食也开始上架,“不务正业”的瑞幸开始出现好的苗头,除咖啡之外的轻食饮料正在拉高单个客户的收益贡献值,难道瑞幸要走过备受非议的窗口期奔入盈利的大门吗?
抗,继续抗?
2019年5月29日瑞幸咖啡在厦门举办了全球合作伙伴的大会,钱治亚第一次站出来,用万字发言来阐述公众对于瑞幸的“误解”。
“瑞幸咖啡自成立以来就受到很多外界的关注,瑞幸咖啡颠覆性的打法也引来了很多争议和讨论,外界部分人对我们存在着质疑、否定,或者有些没有看懂,甚至有些是比较恶意的攻击,都有。”她开宗明义,抽丝剥茧的分解瑞幸咖啡的生存模式。
而此时的谭思亮也在对媒体表示,外界的认知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距离,趣头条被低估了。
从第三季度财报来看,两家公司仍然在增长,也仍然在亏损,无论如何解释,时点似乎还未到真正扭转公众认知的时候。早在今年二季度时瑞幸财报就曾对外表示,预计到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将朝着门店运营盈亏平衡点迈进。的确,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门店运营1.86亿盈余,但5.3亿的净亏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