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发文:校友张继先,“疫情上报第一人”
发布时间:2020-03-24来源: 编辑:
原标题:武大校友张继先:“疫情上报第一人”
武大新闻网记者:付晓歌
2月6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给予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记大功奖励。
张继先是武汉大学1989届临床医学专业校友,作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华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她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最早和院方一起上报。为什么她能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感觉自己做对了”
事情要追溯到2019年12月26日,医院附近小区的一对老两口来医院看病,以为只是普通的发烧、咳嗽,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
2019年12月27日早上,呼吸科交接班时,张继先看到胸片后,凭借自己医学思维和敏感性,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她赶紧让老两口把儿子叫到医院来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发热咳嗽等症状,但CT片上显示肺部有相同的表现。
这一天,医院还来了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一般来说,一家人来看病,很少三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张继先给这些患者做了甲流、乙流、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全部呈阴性,从而将流感排除。
“这到底是什么病?”张继先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12月27日,她把这四个人的情况向业务院长夏文广、医院院感办和医务部作了汇报,医院立即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
12月28日、29日两天,门诊又收治了3位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患者。到这时,就有7个一样症状的患者了。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症,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有4个患者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判断,7个患者,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又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
12月29日下午1时,分管副院长夏文广召集了呼吸科、院感办、心血管、ICU、放射、药学、临床检验、感染、医务部的10名专家,大家对这7个病例进行了逐一讨论,影像学特殊,全身症状明显,实验室检查肌酶、肝酶都有变化,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情况确实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视。当知道还有两例华南海鲜市场类似病史患者,在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接受治疗,医院立即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12月29日是星期天,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快速反应,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傍晚,武汉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相关专家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逐一查看了这7名患者,接走了6名,其中轻症3名、重症3名,另1人留下继续治疗,于1月7日病愈出院。
疫情发现越早越有利于控制,“我们现在感觉自己做对了!”张继先说。
“张继先能够敏锐发现疫情并及时上报,我们都不感到奇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么冬爱说。读书时,张继先和么冬爱是同班同学,睡上下铺。
“上学的时候,她学习非常好,有一股子钻研精神。”“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她对待专业有一种刨根问底的劲头。”采访中,张继先的大学同学们这样评价她。
么冬爱认为,张继先能如此敏感地发现疫情,得益于上学时培养的扎实专业功底和医学思维体系。再加上,她对工作有着勤于钻研、精益求精态度。“她是一个心系工作的人,她也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和同学们分析疑难病症,时刻不忘本职工作,连同学聚会时也不例外。”
“SARS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
正是因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张继先意识到情况不对,“这个病到底是否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