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健康让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19-12-03来源: 编辑:
昌乐融媒12月3日讯(记者 吴瑞萍 通讯员 张兴华)11月11日,省健康促进县第七评估组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考核验收,一致认为我县的创建工作组织到位,网络健全,全面贯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自2017年我县被确定为“省级健康促进县”试点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个核心,不断探索完善创建体制和长效机制,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社区全面参与,到2018年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9.36%。
百姓健康需要的殷殷之托,党政健康追求的拳拳之心,让健康无疑成为这片土地最真切、最生动的注解,一场声势浩大的健康革命在我县展开……
围绕核心,统筹谋划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将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等公共政策方面,全面与群众健康相衔接。2017年底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66个,2600辆便民自行车投入运营;2018年,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100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10元;积极打造省级“食安昌乐”品牌,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链条管控;集中开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宣传活动;全面实施荒山绿化、水系绿化,加快生态家园建设。在各级文明单位申报、考核验收中,将“无烟单位”创建作为“一票否决项”。
将健康融入民生事业。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医养结合规划,探索“老有所医”新型养老康复之路,截至目前,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8张。不断提升饮用水品质,实行城乡供水一张网,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县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大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力度,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连续2年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2019年投入1292万元,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四价流感疫苗,为1岁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为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完成“两癌”筛查9.01万人(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04个,签约服务21.7万人,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将健康融入体育健身。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连续举办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四届职业人群健步走活动,组建单车骑行、太极拳、棋类等群众性体育组织20余个,先后举办篮球、羽毛球、广场舞等各类赛事30余场,拉动群众健身28万余人次。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城区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10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达到40.34%,高出健康促进县评价指标体系大于32%的要求;全县设立70处晨晚健身活动站点,投入300余万元,先后为57个社区、117个行政村安装体育器材,实现了中心行政村健身工程全覆盖。
将健康融入慢病防控。开展“一二三四奔健康”“三减三健”等健康教育活动,将慢病防控健康教育与免费查体、义诊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分季节在市民文化体育公园、火车站、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电子屏和宣传牌,滚动播出健康知识;深入各个社区、学校开展健康讲座,指导科学就医,正确用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中医健康“无痛昌乐”“计生协会+健康”等特色项目建设;探索实施“三师共管、四化同建”的慢性病患者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2018年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54548人,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54.2万份。
提高标准,讲求实效
推进健康场所建设
突出示范引领,建设健康细胞。在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医院中选出33个单位进行重点打造,作为健康促进示范单位,推动工作全面铺开。全县新型社区(村)、机关单位、规模以上企业创建比例分别为33%、56%和23%;全县公立医院、中小学校全部达到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了系列特色创建活动,建设健康文化长廊、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健康体验馆等特色场所,做到了一机构一特色、一单位一亮点。每年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和经验交流会,总结创建经验,以好带差,以强促弱,全面推动健康促进工作。
突出环境打造,建设健康场所。全县打造健康教育一条街,建设健康教育主题广场2个、健康主题公园2个、健康步道2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367块,设立健康加油站183个7万多平方米。围绕首阳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走进绿肺·拥抱健康”3公里健步走旅游路;围绕方山环山路规划建设“森林骑行·富氧运动”6.8公里环山自行车道;围绕九龙湖环湖路规划建设“健行九龙湖·拥抱大自然”2公里湖滨自行车道;全县各党政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全部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公共场所全面实施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