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一场聚焦“金融科技与小微贷款的未来”的论坛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
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主持,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蚂蚁金服集团总裁、网商银行董事长胡晓明,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等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论坛期间,胡晓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特别欣赏马老师(马云)的一句话:不希望阿里成为一家只会赚钱但平庸的公司,强大的公司不容易,好公司更难。强公司是商业能力决定,好公司是担当、责任和善良。胡晓明说,这也是网商银行的理念,他不希望成为一家只会赚钱但平庸的银行,希望的是,有一天,中国的小微企业、小店老板们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全世界小微企业贷款最便捷的国家。
金融科技创新有三大基石:互联网、大数据和计算能力
胡晓明在演讲中对未来世界发展作出了几项判断:
第一,现在,尽管吃喝玩乐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生,但是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的改变不到20%,未来还有80%的空间和制造业、农业、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密切相关。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的改变还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第二,互联网最神奇的是产生了数据。大数据不是数据多,而是计算能力强。所以,大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让金融在普惠上成为可能,在金融风险管理上成为可能。
第三,还有一个很大的突破是计算能力的突破。未来5年,对于计算能力运用的释放,会对数据本身的发挥起到积极作用。
所以,他认为,金融科技创新有三大基石:互联网、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释放。
金融科技上,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来看,重点应用有四大“技数”,他特别强调不是技术,而是Techonology and Data。这四大方面,使金融创新有了可能。
第一,数据治理,如何把AI等技术的能力整合到数据运用层面,到了今天完全有可能。
第二,智能风控。对于蚂蚁金服,目前来自于金融机构的员工占了30%,技术员工占了接近60%,这是大概的人员结构。今天支付宝的用户在国内有8亿,海外不到3亿,但如果没有技术来进行实时风控,偷数据的、偷账户的、作信贷欺诈的就会成批出现,所以必须发挥智能风控作用。
第三,区块链。目前,区块链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未来会对于城市管理、制造业、农业的发展起到根本作用。区块链不仅仅用于虚拟币,更重要的是应用在实体经济上,这将会被广泛应用。
最后是生物识别技术。今天在整个蚂蚁金服,通过人脸识别,已经占到交易支付中的10%,未来还会进一步增长。胡晓明判断,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占到其所有支付业务当中80%到90%,会驱动技术本身进一步发展。
银税互动帮助小微企业获得更高额贷款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