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省共计224项315处,其中新增项共152项174处,扩展项72项141处。黔东南州入选52项64处,入选总数占全省23%,位列全省前茅,其中新增项26项27处,占全省新增项的17%,扩展项26项37处,占全省扩展项的36%。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共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8项306个保护点,位列全省第一。
侗族银饰锻制技艺
建立健全各级非遗名录体系,是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内在要求,是深入推进实施《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的有力举措。2018年12月,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启动后,黔东南州、县两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资源挖掘整理、推荐申报,经专家审核修订、筛选,最终推荐96个项目申报省级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
苗族祈雨习俗
新化水龙
本批次项目的入选,必将为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注入新的活力,为全面深入推进黔东南国家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
黔东南州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
序号 申报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是否新增项1 岑巩县、施秉县 花灯戏 传统戏剧 否
2 从江县 侗族芦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是
3 从江县 侗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是
4 从江县 苗族民间故事《嫳列汉兄》 民间文学 否
5 丹寨县、三穗县 苗族古歌 民间文学 否
6 丹寨县、台江县 苗族吃新节 民俗 否
7 丹寨县 苗族酒曲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是
8 丹寨县 苗医药(骨腐朽疗法) 传统医药 否
9 黄平县 苗族稻作习俗 民俗 是
10 剑河县 高雍苗族三月三 民俗 是
11 剑河县 侗族翁普节 民俗 是
12 剑河县 苗族祈雨习俗 民俗 是
13 剑河县 苗医药(药浴疗法) 传统医药 否
14 锦屏县 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是
15 锦屏县 启蒙酸菜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是
16 锦屏县 新化水龙 民俗 是
17 凯里市 香炉山爬坡节 民俗 是
18 凯里市 钉耙山闹冲节 民俗 是
19 凯里市 踩亲舞 传统舞蹈 否
20 凯里市 苗族武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否
21 凯里市 仫佬年 民俗 否
22 雷山县、榕江县 水族马尾绣 传统美术 否
23 雷山县、榕江县 水族端节 民俗 否
24 雷山县 苗族箫笛曲 传统音乐 是
25 雷山县 苗族植物彩色染技艺 传统技艺 是
26 雷山县 鱼酱酸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是
27 雷山县 苗医药(肤裂收敛膏制作技艺) 传统医药 否
28 黎平县 侗年 民俗 否
29 黎平县、凯里市 苗族民歌(三省坡苗族民歌)、凯里苗族飞歌) 传统音乐 否
30 麻江县 畲族武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是
31 麻江县 瑶年 民俗 是
32 麻江县 苗族祭鼓节 民俗 是
33 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从江县、黎平县 侗医药(痧症疗法) 传统医药 否
34 榕江县 水族百草药酒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是
35 榕江县 羊(牛)瘪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是
36 榕江县 瑶族盘王节 民俗 是
37 榕江县 苗族蜡染技艺 传统技艺 否
38 榕江县 水族服饰 民俗 否
39 三穗县 三穗苗族剪纸 传统美术 否
40 施秉县 麒麟狮子灯 传统戏剧 是
41 施秉县 苗绣 传统美术 否
42 施秉县 岜梭芦笙节 民俗 否
43 台江县、剑河县、黄平县 苗族芦笙舞 传统舞蹈 否
44 台江县 苗族爬坡节 民俗 是
45 台江县 苗族踩鼓舞 传统舞蹈 否
46 台江县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否
47 台江县 苗年 民俗 否
48 天柱县、剑河县 侗戏 传统戏剧 否
49 天柱县、黎平县 侗族武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是
50 镇远县 镇远素席 传统技艺 是
51 镇远县 报京招龙习俗 民俗 是
52 镇远县 苗医药(烧烫伤疗法) 传统医药 否
转载请注明出处。